时间:2022-09-07 22:17:50 | 浏览:1700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起古典的苏州,或许你会首先想到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有张继的石刻碑文,还有文徽明、唐伯虎的碑文残片,古迹众多。现在作为苏州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城市名片,寒山寺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一睹它的风采。
寒山寺/高振博
不过,你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寒山寺是什么样的吗?你知道寒山和尚真的来过苏州吗?你知道《枫桥夜泊》这首诗的正解吗?你真的了解寒山寺吗?
上世纪七十年代,历史上曾经名震天下的枫桥镇,市面萧条,店里的人都懒洋洋地用胳膊肘撑着柜台,从窗口看着街上,更不用提现在的“枫镇大面”。那时候所谓的枫桥大街,很是窄小,只能容得下两辆自行车行驶。
枫镇大面/苏州烟雨
而寒山寺呢?大门紧闭,里面没有什么动静,大门前更是很少有人驶过。那时寒山寺旁边的大运河附近有一家造纸厂,造纸厂的水直接排到大运河,所以寒山寺旁边的河水很浑浊。而周边房子的墙壁上,都贴着一团团纸浆,就像是一团团泥巴,是市民为了晒干拿来做燃料用的。
寒山寺/汇图网
这就是那时候的寒山寺,周边的风景很是凄凉。
文革结束,苏州曾有一起冤案,冤案中的一些人就被关在了寒山寺里,苏州有一部中篇评弹《白衣血冤》说的就是此事。寒山寺的方丈秋爽法师曾说,曾经淘寺内的一口古井时,淘出了无名者的遗骨,而这些人是什么人,现在也已经不知道了。
《白衣血冤》老戏单/网络
那个时候,寺内的佛像被转移到了西园寺,方丈室内的牌匾还是寺内的和尚下放到昆山做农民当作睡觉的铺板才保留了下来。与现在的盛况相比,你能想象到以前的寒山寺是这样的落魄吗?
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的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做“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因为寒山和尚改名成为寒山寺。北宋又改回了“普明禅院”,南宋又改名成为了“枫桥寺”,直到元代才复称“寒山寺”。其后,这个名字在明、清、民国及至今一直沿用了下来。
寒山寺/汇图网
唐贞观年间因为诗僧寒山,这座寺庙就叫做了寒山寺。但是寒山究竟到没到过苏州,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因为在他留下的诗中,并没有他在苏州寺庙里生活的作品,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没有来过苏州。
寒山、拾得/网络
不过又有他来过苏州的证据。在《苏州文物》第四十九诗中,“一向寒山坐,淹留三十年。昨来访亲友,大半入黄泉。”这里谈到了他曾经回故乡。
运河边上的寒山寺/中国图库
话题再转到这首诗上,关于这首诗,或许现代人有所误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我们所学的古诗解释中,“乌啼”指的是乌鸦,但是乌鸦似乎与下文的“渔火”连接不起来。有人说“乌啼”指的是乌啼桥,但是那里并没有这样的一座桥。那么寒山寺的和尚是怎样解释的?他们是这样解释的,“乌”指的是水老乌也就是鱼鹰,这样一来,就能跟下文的“渔火”连接了起来。
另外,“愁眠”所指的愁眠山,也就是今天的狮子山,但是苏州并没有愁眠山这样的说法。
狮子山/网络
一年一度的寒山寺听钟声活动已经成为了苏州人每个新年必不可少的习俗活动,但是关于寒山寺的钟,也有着很多故事。
寒山寺新年听钟声活动/寰驽斋主
“夜半钟声”在唐代叫做“定夜钟”,不过后来这一习俗消失了,并且唐代的这一口钟也消失了。太平天国时期,寒山寺所在的这一片化为了灰烬(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过),这寺庙是在光绪年间又重新修造的。原有的钟有人说是被日本人抢去了,并且在日本有个叫做山田的和尚,在日本到处找这个古钟的下落。日本民间还集资仿制了唐式青铜乳头钟一口,在1906年的时候赠送给寒山寺,后来还被康有为批评过。
现如今寒山寺的钟楼/全景网
关于这口唐钟,还有说是为了防御地方上的倭寇,把钟熔化去做大炮的说法,不过又有谁知道呢?
直到2007年,寒山寺启动建设“大钟大碑园”,第二年,从武汉铸成的钟运到苏州,重一百零八吨,成为当时“华夏第一钟”。现在,每当寒山寺的钟声响起,苏州上空钟声长鸣,为这片风水宝地祈福安泰。
寒山寺的钟/豆小蔻啊
*素材来自寒山寺,不仅仅是因为钟声;和合祖庭寒山寺;百度百科等,看见苏州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寒山寺 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贞观年间,名僧寒山曾在该寺居住,故改名为“寒山寺”,它原本是苏州城外一座无人问津的小庙,后因唐代诗人张继题的《枫桥夜泊》这首诗而闻名天下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
去往寒山寺的大街寒山寺始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贞观年间,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和大部分的寺庙不一样,寒山寺的山门朝西,面对运河,据导游介绍,古代京杭大运河的航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老百姓以粮食为生存的根本,那是因为在古时候能吃饱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如今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是越来越好,已不再为吃饱发愁,而是要讲究吃好,以吃得健康为目标。这不,吃多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年12月30日,江苏苏州,千年古刹寒山寺为迎接第43届新年听钟声活动全面亮灯。图片来源:ic photo
文/快哉风 清代道光年间,苏州城发生了一起惨烈的全寺灭门案件:大名鼎鼎的寒山寺,一夜之间140多人全部丧命。 提起寒山寺,中国人非常熟悉,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童孺皆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
寒山寺在苏州门外枫桥旁,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寒山寺一角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在此住持过,所以改名寒山寺。该寺屡毀屡建。现在的规模为清光绪年间重建。寒山寺一角“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相信许多人都曾经背诵过这一首诗,大多数人都被诗人笔下的这一首诗所吸引,对寒山寺也存在着一定的憧憬。然而在道光年间寒山寺曾经发生过一起案件,整个寺庙将近一百四十多人全部死亡,最终通过厨师的回忆,才揭开这一事
近日,网传“苏州寒山寺招聘尼姑”的消息,消息称:苏州寒山寺招聘尼姑,月薪4千,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会背诵《金刚经》《法华经》优先,研究生优先,下班后不干预私生活(可嫁人),且实习期满由峨眉掌门传授峨眉72绝技。网传消息截图这是真的吗?网传消息
苏州寒山寺一座因一首诗兴盛千年的古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来源丨苏州寒山寺
作者:山水不系舟让寒山寺大出其名的,不是因为庙里出了大德高僧,而是因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的诗。《全唐诗》里,张继只存世四十余首,其中还混入了别人的作品。除了这首《枫桥夜泊》外,其他的诗真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了。而正是这首诗,被选
新京报快讯(记者王煜)”江苏苏州寒山寺招聘和尚,实习期每月津贴1万8,转正后每月2-5万”。连日来,一则招聘启事在网络引发关注。今日(11月8日)上午,苏州寒山寺一名负责对外联络的工作人员向新京报记者辟谣称,出家为僧并非职业,寒山寺也从未发
昨夜今晨,第40届寒山寺新年听钟声活动如期举行。众多苏州市民和海内外宾朋相聚在枫桥畔、普明塔下,聆听悠扬的钟声,回顾改革开放40年光辉历程,共祈新年吉祥如意,同祝苏州的明天更美好。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出席活动。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致新
一年一度的“苏州寒山寺聘和尚”又来了。寒山寺的工作人员再次重申:这又是谣言,别再传了。3月28日,记者在朋友圈看到一则招聘中写道:“苏州寒山寺招聘和尚,实习生需做满两年,发放津贴,18000/月,转正后视能力而定,20000-50000/月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 文/摄)寒山寺新年听钟声活动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今年第四十一届寒山寺新年听钟声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是文旅融合开局之年的首个听钟声活动。12月24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迎新内容
苏州寒山寺关于恢复开放的公告各位游客、香客、信众:根据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的要求,要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宗教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