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20:14:57 | 浏览:4809
这才是苏州园林的正确打开方式
文:河西
什么?苏州一日游?一天就想把苏州重要的园林都看了?打卡你可能是打到了,但要说游园,恐怕未必。
很多人会觉得,中国园林大同小异,打个卡,拍两张照片就出来了,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苏州园林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正确打开方式,就是中国文化的底蕴。
怎么说呢,中国园林不是普通的艺术品,你去看看就可以了,它就像是给你出了一道题,一个谜语,你要解开这道题这个谜,需要读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当你把园内的风景与中国典籍一一对应,你才恍然大悟,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一本本的书,是诗与画的完美结晶。
就拿苏州的网师园来说吧。网师园弹丸之地,可是里面的那些景点,都有出处。你都知道吗?我专门整理了一下:
园门西侧有砖额题:“锄月”,出自宋朝刘翰《种梅》:“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元代萨都刺亦有诗:“今日归来如昨梦,自锄明月种梅花。”实都出自陶渊明的“带月荷锄归”。
“网师小筑”背面砖额:“可以栖迟。”出自《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小山丛桂轩,取《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山之阿”及庾信《枯树赋》“小山则丛桂留人”的意境。
樵风径,出自宋之问:“归舟何虑晚,日暮有樵风。”
濯缨水阁,出自《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月到风来亭,出自邵雍《清夜吟》:“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集虚斋,取《庄子·人间世》:“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竹外一枝轩,出自苏轼:“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想着狠狠地恶补一补中国古典文学?
苏州园林之美,妙在含蓄,全不点透,需要你慢慢领悟。一天哪够?更何况,园林是门综合艺术,移步换景,步移景异,奥妙无穷,值得你细细品味。
月到风来亭中有一面镜子,从对岸望过去,你会误以为亭子正中是一道门,通向粉墙之后的空间,走进了才发现那是视觉欺骗!
网师园天趣横生的月到风来亭正是园中点睛之笔。
月到风来亭顾名思义,此亭是古人临风赏月的雅趣。夜幕降临之时,一轮明月当空,一面银盆入水,云破月来花弄影,双月映照之下,亭中凉风习习,坐于亭中,甚至不用回过头去,就可以于镜中观赏园中美景。这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的巧思。
而沧浪亭的“沧浪”在哪里?进园观之,只见沧浪亭在假山之上,园内只有小池一汪。沧浪之水何处来?出乎意料,居然在园外!在不需要买票的地方。
进入沧浪亭的那座小桥,就架在一池绿水之上,复廊蜿蜒如带,游客至此,一墙分隔,内外两重天。复廊的内侧,是沧浪亭园内封闭的风景,而复廊的外侧,则临于园外水上,波光粼粼,视野豁然开朗。人称“千古沧浪水一涯,沧浪亭者,水之亭园也”。这样的巧思,因能因地制宜,可谓别具匠心。
苏州四大园林之外,耦园、艺圃、五峰园等园林虽然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却也各具特色,成为苏州园林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和网师园一样,耦园也藏于深巷之中。园外绿水萦绕,又酷似沧浪亭。沧浪亭用复廊来欣赏水景,而耦园用一座听橹楼来聆听水上摇橹的桨声,又有双照楼的茶社引入了城根的摇船和外护城河的汽笛,不仅借园外之景,还借园外之音,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耦园,不是“藕”园。这个“耦”,是佳偶天成的“偶”。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值侨寓吴中养病的苏松太道道台湖州人氏沈秉成购得废园。时沈氏有归隐之意,故聘清画家顾沄设计,扩地营构,建成现状,易名“耦园”。耦通偶,寓夫妇偕隐意,1876年耦园落成。沈秉成夫妇在园内偕隐了8年,伉俪情深,十分恩爱。
在耦园东侧外墙镶嵌了一扇半透明的花窗,四角有双鱼、蝙蝠图案,四方的窗内中置梅花图形,铺满万字装饰变体,中放四扇方形明窗,吉祥的图形象征相濡以沫、高洁、幸福的爱情生活。当时的女主人湖州才女严永华亲书“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横批:枕波双隐。典出《世说新语》。遥想当年,深锁闺房的大家闺秀,抑或是一位饱读诗书的秀才举人,玩味着手中的一方丝帕、一块顽石,在恍惚间听那古琴的一曲奏弄——在迤俪楼台中声声断断,欲罢不能。
“小有园林趣,当春景物新。各花如好友,皓月是前身。”耦园比网师园稍大而已,小有亭台亦耐看。如何小中见大?妙在分隔空间,利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步移景异,瑞竹轩窗,光影斑驳;山光潭影,沁人心脾;曲径通幽的小道,枝柯斜横的老树,无不美仑美奂,各尽其妍,有不尽之意。以诗入画,以画构园,以园观诗,这才是中国园林的真谛。
贝聿铭童年曾住于狮子林、张大千和他的兄长曾居住网师园,而1939年,当代国学大师钱穆曾与眷属迎母住入耦园东花园,其长侄钱伟长曾同住此园,亦成佳话。现在居住在其中已成奢望,但行走在苏州园林之中,那些往事似乎就在其中向你徐徐诉说,这是贝聿铭们的故事,也是园林的故事。
来苏州不看园林就等于白来了。如果你第一次来,最为知名的拙政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苏州的园林加起来大大小小有108个,选择性比较多。毕竟,这里是苏州最经典最有代表性的园林,同时。如果你第一次来苏州,那么这些地方你一定要来看一看。
昨天上海3名确诊者在苏州游玩的事儿,让整个苏州人都心惊胆战。对这3名游客,我觉得没必要去谩骂,毕竟他们也是受害者。看了他们的行程轨迹,不少苏州的朋友都感慨还好没去山塘街、平江路、观前街这样人流量巨大的地方。
日光轻软,栀子花香,总以为这样的校园时光还很漫长,可当毕业季真的来临才发现有太多的不舍和留恋。悠游东方水城畅聊梦想,青春不散场。在古典园林里拍一张复古毕业照穿一件旗袍,或一套民国。为了给美好的校园生活画上完美的句点,你的毕业旅行,请选择苏州。
每一座城市都会有那么一两个代表性的建筑物,被称为城市的地标,有的规模巨大令人叹为观止,有的形状奇特让人印象深刻,今天要介绍的,就是一座规模和形状均出类拔萃的建筑物,那就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畔的东方之门。
到苏州旅游,必去园林。古典园林是苏州的名片,但苏州的园林数量很多,也比较分散,许多游客都会去名气最大的拙政园。相比拙政园熙熙攘攘的游客,我更喜欢小型园林,没有太多游客,景色也非常雅致,有时间慢慢地逛,细细的品味。
园林是苏州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苏州园林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承载了城市历史风貌。苏州园林美轮美奂。|张朝阳摄今年年底,苏州有一座园林修复后,将与大家见面!南半园地处仓米巷24号,历经沧桑。
把自然山水搬进自家园子里,在咫尺之间创造出一方私享的生活天地来,是江南园林的设计理念。这些园林多是平民生活的小巧园林,它们构成了苏州成为园林之城的文。大自然四时变幻,景色各不相同。而在作为世界园林之城的苏州,光是晚晴时期的园林就有300多座。
首先看一下这个私家园林的大门,非常的豪气,名字叫瑞园,而且这是真正私人的园林。推开四五米的朱漆大门,进来以后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照壁,写着迎祥,它由底、身、顶三个部分构成,底座有须弥座,而且两侧还立。今天带大家来欣赏一套纯正的苏州私家园林—瑞园。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为吴文化发源地的苏州,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在此留下千古名篇。而作为苏城最富诗意的园林,更是占据了这座古城笔墨的半壁江山。
头条的朋友大家好,感谢大家持续关注小编的头条号:姑苏杂闻,小编将不断分享关于苏州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让您即使没来过苏州,也能感受到苏州的气息。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寒山寺。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寒山寺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