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15:52:44 | 浏览:395
题记:
己亥岁末,庶务烦冗。幸遇姑苏,顺道游览。
时有见闻,随手掇拾。归去来兮,聊缀成篇。
(上)苏州园林
走遍大江南北,举凡风景姝丽之处,乃知有绿水便有性灵,有青山便有风骨,有佳木便有生机,有曲线便有韵致。走进苏州园林,通几许幽径,沿几许曲岸,便把这一切美好,连贯若珠玑,编织若云锦。建筑营造,疏密相间,道路曲折,花木点缀,譬如展开的画卷,任游人辗转其中;譬如凝固的音乐,任歌者一唱三叹。或穷极工巧,或宛如天开,在这东南吴会之中,市井繁华深处,叠石成山,便有烟岚万丈之气,如入林泉之下;理水成池,便有沧波千顷之秒,似在蓬莱之中。难怪连富有四海的乾隆皇帝也为之痴迷,欣然留下了“真趣”的御笔。
苏州园林的伟大,在于以有限之空间,为无限之创造,集中体现着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永恒追求,寄托着中国文人寄情山水的旷世幽怀。比较西亚和欧洲的园林风格,迥异其趣而又相得益彰,集中彰显着不同的民族性格和审美取向。从造景艺术到建筑小品,从诗词楹联到工艺美术,其构思之巧妙,制作之华美,情趣之雅致,藻思之富丽,令人悠游终日,应接不暇,俨然一座座取之不尽的文化艺术宝库。
苏州园林的宝贵,在于成就了中式园林的典范。其中营造的是生活品质,寄托的是人生趣味。在这茫茫尘世之中,以艺术的营造,让世人通向美的彼岸。游陟名园,如饮佳茗,只有静心细品,方能得其永味。记得唐代茶圣陆羽,曾谓饮茶当小口品啜,嘲一饮而尽者为“驴饮”,以其不能得茶中之三味。游名园亦同此理,倘若像老子所讥刺的“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是无法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雅趣的。
此次短暂的姑苏之旅,首先来到始建于明代的拙政园,其次参观了肇建于元代的狮子林。值得深味的是,天下名园的拙政园,虽极尽工巧,却以拙政自名,其中深意何在?记得老子说:“大巧若拙”,又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曾国藩说:“唯忘机可以消众机,唯懵懂可以祛不祥”;江南八怪的郑板桥,亦有“难得糊涂”的名言。可见,一个拙字,胜于众巧,古之君子,以之立政,以之全身。拙政园的创建者王献臣,历经宦海浮沉,惊涛骇浪之余,归去来兮,退处林泉之下,大隐市朝之间,与文徵明等天下名士觞咏其间,以消永昼,便留下了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旷世名园。
(下)古城印象
回首此次旅途,从中州郏县的三苏墓园,到江南水乡的苏州名城,从不同侧面,标尺着中华文化的海拔。烟岚满目、遍地珠玑之余,如果把中华民族看做一个大写的人字,儒道两家恰似两条腿,支撑起了整个民族。
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或曰哲学观念,从最深处决定着其中的精神面貌与文明特质,成为我之所以为我的神髓所在。从大我到小我,莫不如此。一个社会信仰什么,追求什么,皈依什么——也就是前贤所谓如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对整个社会的构建,是个具有决定性的命题。在文化源头上,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面貌。
记得钱穆先生早就说过,一切问题要从文化上解决,岂非包含了此意?的确,科技改变世界,但最终决定人类文明高度的,还是人文。毕竟,科技让人类走的再远,也无法让人类走出内心;科技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也可以变得更加脆弱,而文化从人性中来到人性中去,解决的,正是人类如何安身立命。
姑苏古城的富丽,来自二千多年来的文化积淀。道统的永续及其历时千载的科举制度,哺育了庞大的文人士大夫群体,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灵魂与核心,引领着整个社会的风貌与风尚,使中国成为文化艺术的国度。中华文化与其它宗教文明不同,如果用钱穆先生的话说,我们的信仰便是“人文教”。在苏州古城,人文精神之富丽,文化艺术之灿烂,令人叹为观止。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引领下,无论造园艺术,还是工艺美术,对美的追求与人生境界的营造,到了天人合一、尽善尽美的境界。精巧之间,到处散发着人文的温度。
在这个过程中,儒家让人成圣,道家让人成仙。一个扛得起,让人弘毅;一个放的下,让人洒脱。在苏东坡身上,浮沉荣辱之间,完美体现了这种文化神韵;来到苏州园林,出世入世之际,同样阐发着这种精神追求。进退刚柔,有为无为,儒道两家,相须为用,塑造着整个中华文化的面貌。
天地灵气,必钟人物,江南水乡,滋养了一方的灵秀。从河南到江南,南国的精巧与中原的厚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州历史上科甲之盛,令人惊叹,自唐迄清,众多状元涌现兹邦。而宋代范仲淹开创苏州府学,成为苏州文运昌盛的转折点。从南方的杭州、苏州到北方的徐州、齐州,白居易、苏东坡、曾巩……众多文学巨匠,对地方的发展、城市的格局留下了深远影响,迄今深入民心。乃知欧阳修所谓“政事可以及物”,才是前贤胸中的锦绣文章,只是时代与世运的拘束,政事之才未必施展,于是在挥洒之间,以文章之胜流芳百代。
暂别苏州,路遇护城河畔,从水道的宽阔到城楼的高耸,隐然可见古城昔日的雄厚,守卫着这方富丽的江南。
胡春雨,天桥作协副主席,济南民革文史研究会、南充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天桥新阶层联谊会建言献策委员会、山东鹊华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国诗词研究会、山东散文学会、济南作协会员。荣获济南出彩统战人,山东民革、济南市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济南民革思想宣传先进个人,本栏目荣膺齐鲁壹点十大壹点号、优秀壹点号。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题记:己亥岁末,庶务烦冗。幸遇姑苏,顺道游览。时有见闻,随手掇拾。归去来兮,聊缀成篇。(上)苏州园林走遍大江南北,举凡风景姝丽之处,乃知有绿水便有性灵,有青山便有风骨,有佳木便有生机,有曲线便有韵致。走进苏州园林,通几许幽径,沿几许曲岸,便
来源:环球网-文旅频道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王剑波摄影师:
欢迎来到无尾象和猫的旅行探险事务所,请随我们一起去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众旅行故事吧!苏州不仅是一座浪漫到极致的城市,也是我心目中唯一的江南城市,特别是它那精美的建筑园林、亭台楼榭,简直就是中国园林的艺术史,与只能看西湖的杭州不同,在这里有建
图说:行走在拙政园,仿佛进入“人在丹青行,亦成丹青画”的人间仙境。本报记者赵菊玲摄长三角地区,风俗相近,文脉相通,都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头——江南文化。江南园林则是江南文脉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是地域文化的精华性浓缩。10月18日,“家在江南”
“待无恙,君再来。”前段时间,苏州的疫情牵动人心时,被确诊游客的行程轨迹也引起人们的关注。她们避开热门景点,去了苏州许多小众的园子。苏州人说,这可以被称为“苏州旅行攻略教科书”了。人们念念不忘苏州的小桥流水、古典园林……而古典园林是苏州的魂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孟晖】有朋友约我就《迪奥与艺术》展上那幅惹争议的图片写点儿什么,我第一反应是立刻推卸了,因为实在糟心。 著名摄影师陈漫为时尚品牌迪奥拍摄的主题作品(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我生气的点比较独门儿,是因为看到图中一张晦暗脸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与涵蕴;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一、江南园林 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浪沧厅等。江南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与涵蕴;中国园林按隶属关系划分,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陵寝园林等;按地域划分,分为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01江南园林“江南”是指
“苏州好,城里半园亭。”300多年前,沈朝初在《忆江南》里,这样描绘苏州的园林盛景。作为大名鼎鼎的“园林之城”,苏州的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叠石疏泉、亭台楼榭,花木繁盛、曲径通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艺圃的鸡爪槭、网师园的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你来苏州旅行,苏州古典园林是一定要去感受下的。“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古典园林所蕴涵的中华哲学、历史、人文习俗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一种象征和浓缩,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但是整个苏州,据统计有108座园
提到园林,或者说与它有关的哪些城市旅游印象,可能大部分朋友首先都会想到苏州。虽然说,在我国江南地区,除了苏州,还有其它城市也散落和分布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古典园林。那么,为什么唯独苏州这座城市会以园林而著称呢?其实,私家园林是要靠钱维护的
谁是园林的主人?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苏州园林,名义上属于苏州,实则由苏州代为保管。逛园林的才是真主人。这些游人如织的苏州园林,属于天南海北的游客。唯独艺圃不同,它是苏州人的园林。苏州人的私享近些年得益于自媒体的宣传,艺圃名气大涨,成了园林
暖风渐渐,细雨霏霏繁花绿茵,春心洋溢落日煌煌,灯火茸茸又是一年好四季美好的春天如期而至,带来了桃红柳绿,带来了莺啼燕舞,也带来了新的活力。苏州轨道交通“苏州园林”主题系列纪念票册第三款——《网师园-艺圃》伴随着和风细雨,踏春而来,借一缕春风
#头条创挑作战赛#苏州双塔位于凤凰街定慧寺巷,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又称罗汉院双塔,因此处曾建有佛寺般若院,后改称罗汉院。双塔是两座七层八面的楼阁式砖塔,东、西比肩并立,相距不过二十余米,其形式、结构、体量相同。塔身仿木结构,二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