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16:06:44 | 浏览:131
作者 |「 潘慕白」
首图 |「橘涂初四」
封图 |「莫修-文」
苏州园林研究所,赞6382
一缕胭脂色睡足了,一睁开眼,就开成了海棠花。
不论是走进园林,还是诗书里,海棠色乍一撞入眼帘,是极惊艳的,似胭脂在开花。
海棠的艳,是初生的艳,艳起来,漫妙无边,是宋杨万里“馆娃一样三千女,露滴燕脂洗面初”的艳,是清龚自珍“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的艳。
两诗人诗句,都用了夸张的数字来形容海棠之艳丽大放,而且一个比一个夸张,但就是夸张得人热血沸腾。海棠担得这份夸张。
@97狼▲
集宋陈与义句,改金元好问句,来描写此时的春天下,则是:海棠不惜胭脂色,争与桃李闹春风。
如此胭脂色,园林多青睐。苏州古典园林里也自然多配置海棠,或风姿绰约,风致宛然,或淡雅古艳,气韵淳古,呈现出典雅蕴藉,引人入胜。
@白墙下的花园▲
两千多年前,海棠已是园林青睐的观赏花木。汉武帝刘彻建“上林苑”,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中记载群臣为“以标奇丽”敬献花林,据考证其中就有海棠。
@橘涂初四▲
到了唐代,海棠在宫苑中广为栽培。说起唐代的海棠,最脍炙人口的大概就是“海棠春睡”这一典故了,是关于唐玄宗与杨玉环的。
据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玄宗登沉香亭,召杨贵妃,于时卯醉未醒,便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见杨贵妃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唐玄宗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唐玄宗实在是有才,竟以海棠没有睡足来形容杨贵妃醉酒后的美丽姿态。
这个典故太美了,所以苏东坡据此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以花喻人,千古流传。而唐玄宗以海棠来形容美人,说明宫苑中栽有海棠。
@空心菜CCai▲
唐太和年间宰相李德裕建有私人园林平泉山庄,他还专门为山庄写了一篇草木记,记载了各种花木的名色和来历,其中载有“稽山之海棠”。
“海棠”一名约出自唐代,依据是唐贾耽所著《百花谱》,身为宰相的贾耽在著作中称海棠为“花中神仙”,
唐贾岛被贬四川后曾作《海棠》诗:“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纵使许昌持健笔,可怜终古愧幽姿。”前两联,侧面描写了海棠几万枝盛开的壮丽之景,后两联曲尽其笔,赞海棠幽姿难描绘。
@西蒙娜的猫咪物语▲
到了宋代,喜欢风雅的宋人掀起一股“海棠热”,海棠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据统计,《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中咏海棠的诗作有十六首,而《全宋诗》中歌咏以及与海棠有关的却达五百多首。
文人热衷于将海棠引入宅园。比如,据《山堂肆考》载,宋杨万里归乡后建“东园”, 新开九径,将海棠等花木各植一径,命曰“三三径”。
在宋代,帝王也垂青海棠,北宋沈立在《海棠记》序言里曾记载:“尝闻真宗皇帝御制后苑杂花十题,以海棠为首章,赐近臣唱和,则知海棠足与牡丹抗衡,而可独步于西州矣。”由这段记载可知,宫苑植有海棠,海棠的地位颇高。
北宋末年,那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大家宋徽宗极尽奢华地建了一座皇家园林,名“艮岳”,其间景点植物采用大量片植的方式,其中就植有大片海棠,谓“海棠川”。
@小小影月▲
海棠风行于两宋,私家园林对海棠更是青睐有加。苏州园林始于春秋,兴于宋元,盛于明清,有关园林配置海棠的较早史料已难寻,但南宋苏州人范成大建有石湖别业,其园中就植有海棠,他对海棠特别倾心,赋诗海棠,笔下多缱绻。
范成大曾在庭院独坐,欣然吟诵“海棠雨后沁胭脂,杨柳风前捻绿丝”,由于对花木的钟情,还曾特作石湖花下诗,悠然赋曰“夜饮海棠月,朝漱山茶露”。
对石湖海棠,范成大多次作诗,比如《寄题石湖海棠二首》《赏海棠三绝》等,至晚岁,约生命最后一年的春天,范成大还携家人一起赏海棠,作诗《闻石湖海棠盛开,亟携家过之三绝》,他欣赏着海棠的风姿,欣喜吟道“家人扶上锦城头,蜂蝶团中烂漫游”,面对一树树繁丽袅娜的海棠花,他仍激情满怀,“低花妨帽小携筇,深浅胭脂一万重”,如此明媚之景,他觉得是“东风花信十分开,细意留连待我来”。
@卡斯LV▲
再至明清,海棠已花开全国。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其家乡苏州太仓筑“弇山园”,其园中多处植有海棠,可从其《弇山园记》中窥其一二:“(弇山堂)之北,海棠、棠梨各二株,大可两拱余,繁卉妖艳,种种献媚。”花之妖艳,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将这种喜欢反说花在“献媚”,也真是别具一格了。对海棠的欣赏之情还有:“每春时,坐二种棠树下,不酒而醉。”这真是,你一句“不酒而醉”,我便身临真海棠花下也。
同是明代苏州人张凤翼有《乐志园记》,记园中有“海棠数株”,以海棠造景。论海棠造景的审美情趣,不得不提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拙政园”,园内有“海棠春坞”小院,院南墙上有“海棠春坞”四字砖额,其形为一卷打开的书,仪神古秀,托意高远,院内所植海棠不过二本,太湖石小叠,但海棠花开时,婉妙蕴藉,枝枝花色明丽如渲染勾描,使得小院给人一种空灵毓秀之美。
@白墙下的花园▲
“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海棠花能让唐诗人吴融觉得其在春色中占得风流,不外乎是一份情愫使然。
提到海棠痴者,南宋诗人陆游绝对是大痴之人。陆游一生中写了不少海棠诗,有《花时遍游诸家园》组诗,让后人不得不称他为“海棠颠”。其中一首曰:
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这首诗的妙趣在于,陆游因爱海棠,为了让海棠多开几日,便乐颠颠地竟然在设想书一奏章送到天庭,让玉帝多些照拂,送春天多些浓阴,好延长海棠花期。真是痴!
@落木千寻▲
关于海棠,还一桩“历史公案”一直悬而未决,那就是海棠到底有香无香。张爱玲说她的人生有三大遗憾: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未完。其实张爱玲的遗憾是源自宋释惠洪《冷斋夜话》里记载的彭渊材之恨:“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大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诗。”
海棠花到底有香无香,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无香”之说,南宋黎廷瑞《秦楼月》词云:“海棠只是,无香堪恨。”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具有色无香。”
而关于“有香”之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提及到四川“嘉州海棠,色香并胜”。宋王禹偁《商山海棠》云:“香里无勍敌,花中是至尊。”
还有“香在有无间”之说,如宋杨万里《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云:“艳超红白外,香在有无间。”
这些有关海棠的趣闻,其实都是引入了人的情感,使得海棠更具内蕴之美。
@酒窝的碎碎念▲
因喜之,自然也会对海棠惜之。论古文人惜花之心,不禁想到古诗词里的两个“依旧”之美。
一是唐诗人崔护的“桃花依旧”,虽然诗着墨不在花在人,但是一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前句一思忖自有伤感的凄美,后句则以花依旧开而照拂于人。
还有一个“依旧”特别有韵味,是南宋李清照著名的“海棠依旧”,一夜雨疏风骤,一夜余醉未消,赶忙“试问卷帘人”,可是侍女“却道海棠依旧”。后世评侍女为“粗心”,所以才有李清照的反诘或自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实再一回味,这“海棠依旧”,着实让人精神明亮。
北宋周邦彦《少年游》词中有“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句,今人评之浅俗,不比清照词婉约耐品,其实“卷帘看”,惜春光也,所以周邦彦才说“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橘涂初四▲
海棠开于园林,才真是担得上“满园春色”之说。海棠因其风姿、花色以及花多花期较长等优势,可以说有着打开满园春色模式的主角光环。更因为自古及人诗者画者的倾情,使得海棠更加的明艳动人。
难怪苏州才子唐伯虎作《海棠美人图》曾题诗云:“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白墙下的花园▲
提到对海棠花的欣赏,唐诗人郑谷是绕不开的。他有一首《海棠》被称为歌咏海棠的绝唱: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妖饶全在未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在诗人眼里,海棠花开,犹如春风眷顾抹开胭脂,让人不禁想携酒前来,赋诗歌咏。花色秾丽,再若沾得雨珠最是相宜,愈发鲜妍光洁,含苞时则尤为妖娆。见如此娇美明艳的海棠花,临窗的莫愁女只顾得上看,根本早就懒得梳妆,就连善画花鸟的梁广也为之倾倒,痴痴地看,迟迟不动笔。面对海棠花,朝醉暮吟,留连忘返,对那些可以栖息于花枝上的蝴蝶,真是羡慕嫉妒恨。
@莫修-文▲
与郑谷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要数北宋苏轼的海棠诗了。比如“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比如“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海棠花色之美,苏轼想到的是“朱唇得酒”,所以红晕染颊,绿叶如翠袖卷起,然后露出红润的肌肤。白天欣赏如此美色,总觉得不够,到了晚上还要烧烛欣赏红妆,也真是够痴心的了。
@酒窝的碎碎念▲
有了文人墨客的渲染,海棠花便有了更深的美学意蕴。而园林青睐海棠,也当如是了。
走进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苏州留园,你会发现园内多处栽植海棠。“五峰仙馆”院内东西各一株,“冠云峰”后有一株,“又一村”月洞门东院五株,东园三株。
园林设计者非常懂得花木造景的美学意蕴。清代陈扶瑶《花镜》云:“海棠韵娇,宜雕墙峻宇,障以碧纱,烧以银烛,或凭栏,或倚枕其中。”
留园多处海棠植于洞门一旁,墙脚廊边,提升其审美情趣。《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怡红院里也是如此高妙设景:“院中点衬几块山石,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橘涂初四▲
苏州园林不但栽植海棠景观,还取海棠意蕴运用到地面、窗户、洞门的建设当中。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一入门,便是海棠花纹铺地的庭院,另外还有方形海棠花纹漏窗。
厅馆建筑中窗棂亦有取材于海棠的,留园“五峰仙馆”内有十字穿海棠纹窗棂,异常秀美,更妙的是海棠窗外斜映数枝海棠花,真是相映成趣。
门洞亦有取意海棠之作的,比如狮子林的“探幽”海棠门洞,美妙不可言,洞门可为画框,框住竹石小景,别有意趣。
图一@人间天堂世界
图二@莫修-文
图三@小小影月
清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称,“春海棠颜色极佳,凡有园亭者不可不备”,概是因其美学意蕴之丰足。
想象人立园林海棠旁,娇柔红艳相衬,晓天明霞相映,真是人如海棠“红嫩妖娆脸薄妆”,海棠照人“一笑嫣然抵万金”。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梅春和景明,绿荫满窗。拂水新柳,湖光山色,云烟竹树……沧浪亭、颐和园、拙政园、狮子林、可园……中国园林博物馆,“窗,园林的眼睛”正在展出,现场播放的视频,是谷雨时节,中国名园窗外不同的风景,透过一扇扇花窗,春天有了万般风致
作者:居阅时江南园林绝非单纯的表面形式美,形式背后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内容不一样,形式随之变化。以苏州、扬州为例,历史上扬州因大运河漕运和盐运中转地位,富商云集,清代乾隆年间造园数量一度超过苏州,李斗的《扬州画舫录
地被植物大多生长低矮、扩展性强、控制高度在30-50cm或稍高,具有地面使用价值或观赏价值。地被植物色彩缤纷,为景观设计添彩,且应用更为灵活,它足以为整体设计带来新鲜感。地被植物的特点1.地被植物个体小、种类繁多、品种丰富。地被植物的枝、叶
芳香植物是兼有药用植物和天然香料植物共有属性的植物类群,其组织、器官中含有香精油、挥发油或难挥发树胶,使其具有芳香的气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10种园林常用的芳香型树种。桂树桂树开出的桂花不仅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也是中国十大最香的花之一桂
1.法国香水又叫金钩吻,小黄花喇叭状,有茉莉花般的清香,花期为10月至翌年4月。但其具有毒性,植物汁液对部分人的皮肤有强烈的过敏反应。适种地:广东、台湾。2.飘香藤夹竹桃科藤本,带有轻微毒性。花色有红色、桃红色、粉红色等。初春到深秋几乎全年
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粉墙黛瓦,草长莺飞。烟雨迷蒙中,江南春色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亭台楼榭的倒影,荡漾着一池碧水。风乍起,落英缤纷,只有白兰花的香味氤氲在美人的笑靥,弥漫在衣袂,停留在每个人的心上。这就是园林,中国人的诗意栖居之地。园林之美
挺水植物类植物的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 、叶挺出水面,其常分布在0~1.5米的浅水处,其中不少种类生长在潮湿的岸边。其在空气中的部分,具有陆生植物的特性,而生长在水中的部分(根或地下茎),具有水生植物的特性。主要特征1)叶:由地下茎
1.丁香、薄荷、刺槐、月桂分泌的芳香物质,影响相邻植物伸长生长。2. 榆树的分泌物能使栎树发育不良。3. 榆树根系到达的地方,葡萄生长发育严重受抑。4. 柏树挥发油中含有醚和三氧四烷,可使周围植物中毒呼吸减缓,生长停止。5. 核桃、石松、云
小马说旅行,人生在于行走,旅途需要记录。自古以来苏州就凭借着众多特色的园林闻名于世,也因此被很多人称呼为“园林之城”。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到明末清初,苏州的园林就有170多处,到如今依然还保留着50多处特色的园林。苏州也凭借着这50多处特色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起始于春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8年,列入《苏州园林名录》的园林总数达到108座,苏州由“园林之城”正式成为“百园之城”。 新华社记者 季